今年上半年,建材生產、銷售、效益和出口大幅增長,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值得關注的是,生產和投資增速偏快。下半年應采取措施,嚴格準入標準,加大淘汰落后產能,防止水泥等行業過快增長。
一、運行基本情況
(一)生產:1-6月,統計規模以上建材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1%,增幅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全國累計生產水泥6.18億噸,增長16%,回落4.8個百分點;生產平板玻璃2.44億重箱,增長17.8%,提高6.2個百分點;深加工玻璃、耐火材料、玻璃纖維紗、石膏板、防水卷材、水泥壓力管和磚、瓦生產增長幅度均超過25%。國家建材信息中心重點監測顯示,140戶水泥企業累計生產水泥2.14億噸,增長13.2%;42戶玻璃企業累計生產平板玻璃1.61億重箱,增長14.4%。
(二)銷售:統計規模以上建材企業累計完成工業銷售產值(現價)7593億元,同比增長32.4%,增幅提高1.4個百分點。平均產銷率為96.93%,高于去年同期0.26個百分點。
(三)價格:建材價格水平總體平穩有升,5月份建材產品出廠價格同比指數為103.7%。其中,水泥價格雖然較去年底有一定降幅,但同比有明顯提高。平板玻璃價格承接去年底上漲趨勢,同比有較大幅度提高。重點監測企業水泥、玻璃平均出廠含稅價格分別為284元/噸和65元/重箱,分別提高1.1%和2.6%。
(四)效益:全行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1-5月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61.8%。其中,水泥制造實現利潤56億元,增長89.4%;平板玻璃4.85億元,扭虧增盈13億元;建筑衛生陶瓷26.3億元,增長38.4%。水泥制品13.9億元,增長67%。
(五)出口:累計完成出口交貨值660億元,同比增長25.2%,回落9個百分點。出口創匯總額71.2億美元,增長22.5%,回落近10個百分點。平板玻璃、深加工玻璃、玻璃纖維紗出口繼續保持高增長。近兩年持續出口高增長的水泥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現下降。1-6月累計出口水泥737萬噸,下降22.5%;出口水泥熟料1039萬噸,增長29.2%。水泥及熟料出口合計1776萬噸,僅增長1.2%。水泥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作用開始顯現。
(六)投資:1-6月建材工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27億元,同比增長50.3%,高于制造業平均增幅15.5個百分點。其中,1-5月份水泥工業166億元,增長54.3%;平板玻璃工業27億元,增長6.6%。建筑衛生陶瓷50億元,增長98.3%。
水泥制造業完成投資額增幅較大,主要是受水泥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后力度加大、節能減排壓力增加等因素拉動。目前水泥建設項目絕大部分是國家產業政策支持發展的大型新型干法和余熱發電等有利于節能減排項目。從地區布局看,浙江、江蘇水泥投資下降明顯,中西部地區水泥投資明顯增加。
(七)結構調整:1-6月份新建成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42條,新增產能4120萬噸。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高到53%,落后產能由于淘汰力度加大進一步減少。以海螺、冀東、中國建材、中材集團、吉林亞泰等一批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型企業集團發展勢頭良好,兼并重組步伐加快,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其中,海螺水泥產量約占全國水泥總產量6.5%。平板玻璃前10戶占全部玻璃產量比例超過50%。玻璃纖維產品中大型玻纖池窯工藝所占比例接近70%。
(八)節能減排:全行業節能減排意識提高,水泥生產在建、擬建余熱發電生產線同比明顯增加,協同處理和利用廢棄物、垃圾生產水泥項目越來越受到重視。僅天津水泥工業設計院今年上半年承擔的余熱發電項目31個,總投資16億元,同比增長近2倍。由于更加嚴格執行環保排放標準,有關水泥生產破壞、污染環境的舉報案件較往年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