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房屋裝修管理和指導一度缺位,監管部門職能不清。我縣房地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從2000年才真正開始步入正常發展軌道,“中央廣場”、“濱江花園”等一些開發較早的項目也直到2003年初才陸續交付使用,房屋裝修管理本來就是薄弱環節,而在此前的2002年國務院已將房屋裝修管理列入取消行政審批項目,因政策銜接不及時等因素,以致出現房屋裝修管理和指導缺位,一度時期我縣房屋裝修處于無具體管理機構、完全放任自流的狀況。
房地產的居住功能主要是它為居住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美觀、便利的居住場所。人的一生至少有一半時間是在居所中度過的,只有安居,才有健康,才能樂業。注重居住質量安全,構建和諧居住環境,營造和睦的鄰里關系,是安居樂業的前提和基礎。在居民整體居住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的情況下,更應加強房屋裝修安全管理,杜絕違規裝修,消除安全隱患。
加強房屋裝修管理的具體措施:
1、明確主管部門的工作職能。國務院雖然取消了該項目的行政審批,但并未取消建設主管部門對該項目的管理職能。作為主管部門,要在新的政策形勢下,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主要做好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一旦發現違規裝修,應根據《物業管理條例》、《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浙江省城鎮房屋裝修管理辦法》等法規政策,責令限期改正,并可依法予以處罰。建設規劃局已經設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能,配備人員力量,依法實施對房屋裝修的行政管理,必將對我縣住宅裝修規范化管理發揮重要作用。
2、發揮業主委員會的自治作用。業主委員會是住宅小區的自治組織,它代表和維護住宅小區全體業主的合法權益。因此,條件成熟的住宅小區應及早成立業主委員會,充分發揮業主委員會的自治和監管職能,督促住宅裝修的業主遵守有關法規和約定,及時調解裝修不當引起的相鄰糾紛,對業主的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勸阻、制止并督促其整改。
3、加強物業管理企業的管理作用。物業管理企業對房屋裝修雖沒有行政管理權力,但完全可以根據《物業管理合同》的約定,以要求業主履行合同的形式加強裝修管理。物業管理企業身處裝修管理工作第一線,對業主裝修情況熟悉,發現問題及時,易與業主溝通。因此,物業管理企業在業主裝修期間要加強巡視和檢查,一旦發現違規裝修現象,即可根據合同約定的條款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勸阻和制止,或及時向業主委員會和主管部門報告,使裝修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違規現象得到及時解決。
4、加強房屋裝修施工隊伍管理。既無專業資質又無上崗證書的裝修工匠,俗稱“裝修游擊隊”,他們往往迎合業主的不合理要求,實施違規裝修,完工后卻不承擔任何責任,實際上也不具備承擔后果的能力。因此,必須加強對房屋裝修施工隊伍的管理,一是重點扶持具備專業資質的裝修修飾企業的發展,漸步形成以企業的名義承接裝修業務,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二是加強裝修施工人員的上崗資格培訓,做到憑證上崗,規范施工。
5、引導和鼓勵房地產企業開發裝修一次到位的商品住宅。國務院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若干意見》,要求加強住宅裝修的管理,推行一次裝修模式,規范住宅裝修市場行為,提高住宅裝修集約化水平。為此,建設部在2002年出臺了《商品住宅裝修一次到位實施導則》,明確指出:推行裝修一次到位的根本目的在于逐步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費者提供全裝修成品房,規范裝修市場,促使住宅裝修生產從無序走向有序,避免二次裝修造成的破壞結構、浪費和擾民等現象。由于我縣房地產業發展較晚,購房者住房消費觀念相對滯后,目前房地產開發商提供的多為毛坯房,須經業主裝修裝飾后才能入住,這在客觀上使違規裝修有了可乘之機。為此,筆者建議:對今后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特別是康居示范工程),建設主管部門應根據國務院和建設部的有關規定,積極引導和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建設全裝修成品房,逐步取消毛坯房。所謂全裝修成品房,是指開發企業按照建設部《商品住宅裝修一次到位實施導則》的有關規定,所銷(預)售的房屋在交付使用前,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全部鋪裝或粉刷完成,廚房和衛生間的基本設備全部安裝完畢,直接向消費者提供成品房。積極推廣裝修一次到位或菜單式裝修模式,可避免二次裝修造成的破壞結構、浪費材料和擾民等現象,從源頭上遏制和消除房屋裝修安全隱患,一定深受消費者歡迎,也是我縣今后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向。